日前,第七屆筑巢獎作品征集及初評環節正式結束,征集全國各地及港澳臺、歐洲等地的設計作品共計5100余套。本屆筑巢獎只征收已施工的實景作品,成為作品征集環節最大亮點,也表明了筑巢獎獎項的態度和責任。
創造人居之美,傳播正確設計價值觀
去年,隨著2016年第七屆筑巢獎主題 “筑巢設計·人居之美”的揭曉,筑巢獎辦獎宗旨逐漸向居住空間設計靠攏,同時秉承發掘優秀青年設計師,鼓勵其面向中國人現實居住和生活問題,發揮設計智慧,從居住設計角度提供解決方案,并通過表彰和推廣設計師優秀成果,建立并傳播行業正確的設計價值觀。
專業+嚴格,是筑巢獎為設計師做出的承諾
作品征集完美落幕,尊重使用者的設計受青睞
目前,中國設計市場缺乏尊重客戶的好設計,抄襲現象層出不窮,設計套路化傾向嚴重。好的設計創意一定是從使用者生活出發,是使用者內心對理想生活的外化體現,能與其產生心靈的溝通和交流。筑巢獎征集的實景作品代表了中國室內設計整體水平,后續將通過嚴格的初評、復評、終評、終審環節選出具有鮮明個性、符合時代主題,在新常態下,能夠引領大眾正確生活方向作品,毋庸置疑的是突出造型的形式設計最終將被淘汰,尊重使用者的設計將引領市場。
從初評嚴格保障,是筑巢獎對每位設計師的尊重
評審的公平、公正性體現在對于評審標準的嚴格執行上,而評審的專業性體現了獎項的權威性,是好作品脫穎而出的保障。在初評環節,筑巢獎組委會分別邀請了兩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一名設計理論和實踐能力兼具的知名設計師,一位對行業趨勢敏銳的時尚家居媒體主編,從學術、實踐、市場三個方面對參賽作品進行初評,每名評委要獨立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考量,再由評審工作小組匯總評委成績。
考量的標準包括淘汰掉非實景類設計作品、非空間環境類設計作品以及存在明顯抄襲、套模板現象的作品。記者在評審現場發現,有一些設計師未按照參賽標準申報作品,這個問題引來評委們激烈的討論,有的認為只要作品優秀就可以通過初評,有的則持有相反意見,最后,本著對按要求參賽設計師負責的原則,評委們決定還是遺憾地淘汰未按要求申報的作品。
截止9月3日,筑巢獎初評工作已經全部結束,筑巢獎復評工作將在中國華北、華南、華東、西部、東北、華中南、港澳臺、國際賽區八大賽區核心城市陸續舉行,以“人居之美”評審出發點,選出最符合當地人居住生活的設計作品進入終評環節。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