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關注度較低的家居建材企業,一直以來都十分熱衷于邀請明星做品牌代言人。然而,最近家居建材領域明星活動扎堆上演,卻并非品牌代言關系,只是針對某一活動展開合作。在與明星的合作方式,家居建材企業似乎不再癡迷明星代言,開始鉆研“眼球經濟”。
明星參與企業活動不便宜
今年以來,生活家地板舉辦了一些列“我在生活家地板等你”簽售活動,均邀請任達華現場助陣,花費龐大。記者從一位藝人經紀人處了解到,明星參與企業活動,“六位數”是比較常見的價碼。而明星代言費多為百萬元量級,少數一線當紅明星能達到千萬元量級,合同周期通常是兩年。與某企業砸“八位數”請范冰冰做形象代言人相比,單場數十萬元的活動代言花費似乎有點“小巫見大巫”。難道近段時間家居企業偏愛明星活動是圖便宜?
“其實全年累計起來,邀請明星出席活動的花費,一點不比請明星當代言人少。”非同家具董事長喬印軍說。本月底,非同家具將在其16周年慶典活動上,邀請明星秦嵐作為出席嘉賓并參與現場互動。除了這次周年慶典,企業在年底前還將舉辦一到兩場活動,明年將延續這種頻次,“我們計算過,一年的花費甚至比請個明星做品牌代言人還貴。”
活動合作明星效應更顯著
既然不便宜甚至有可能花費更多,為何企業依然青睞與明星進行活動合作而非品牌代言?“每場活動都有不同的明星,能讓消費者保持新鮮感,也能吸引到更多粉絲消費群。”TATA木門董事長助理張巖曾在接受采訪時說,企業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營銷主題,選擇那一時期當紅的明星參與活動,這樣產生明星效應更顯著。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選擇與明星的合作方式上,企業考慮更多的并非費用,而是風險。“請明星代言其實是有風險的。”該業內人士說,很多家居建材企業選擇某明星做代言人看中的或許是其愛家形象,可一旦在合同期內被爆出緋聞,將對企業的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鉆研“眼球經濟”樹品牌
動輒六位數、七位數的花費,企業在明星上不惜重金究竟意欲何為?實際上,簽約代言人只是一種表象,企業更深層次的意圖是樹立品牌。很多家居建材企業一直以來都是在默默無聞地做產品、抓服務,該考慮如何提升品牌了。現在國家雖然處在經濟換檔期,但對生產企業來說并非全無機會,此時恰是企業進一步塑造品牌的大好時機。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多數家居見此啊企業已經度過最初的資本積累期,正逐漸走向成熟。眼下,企業除了要向市場展現最新技術、最新產品這些硬件之外,更需要展現品牌的“軟實力”。而明星代言就是品牌強化策略中的一招。企業可以借由明星的人氣提高品牌在市場上的曝光度,并通過消費者對明星的認同進而對品牌產生好感。當形象正面、受觀眾歡迎的明星,與企業的品牌理念和市場定位一致時,或許會產生1+1>2的“共振效應”。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