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歐洲杯落幕,葡萄牙隊以1 0戰勝法國隊,爆冷成為2016歐洲杯冠軍。賽場內外,在歐洲杯的足球營銷熱潮中,不少企業也借勢成為贏家。這些企業是如何借足球營銷,在全球打響自身品牌,又如何避免“熱后即冷”的情況出現?
足球營銷急速升溫
國內彩電巨頭海信,成為數十年來首個歐洲杯頂級贊助商的中國企業,是中國企業足球營銷升溫的典型案例之一。
盡管海信一直不肯公開贊助2016歐洲杯的具體價錢,但歐洲杯小組賽結束時,海信曾高調宣布,單就央視轉播歐洲杯小組賽海信在賽場四周LED屏的品牌露出,折算成央視的廣告價值已超過3億元人民幣,僅在國內已提前收回此次贊助歐洲杯的成本。業內由此推測,海信這次成為2016歐洲杯頂級贊助商的代價大約為5000萬歐元。
作為權益,海信除了在比賽場地四周LED屏有滾動廣告播出外,歐洲杯足球比賽的門票票面、官方背景板包括法國9個舉辦本屆歐洲杯的城市的球迷廣場大屏幕上都有海信的LOGO,海信的4K電視、4G手機也都服務于本屆賽事。
在國內,海信還舉辦了“海信足球寶貝”活動,并在斗魚直播。
不僅海信,近年國內“玩”足球營銷的企業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股熱潮。去年11月,創維宣布成為2015~2019年度中國足協中國之隊的官方贊助商。今年,華人文化聯手中信資本入股英國曼城俱樂部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團的13%。接著,蘇寧以2.1億元控股意大利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70%,更是轟動一時。最近,做LED照明起家的雷曼,又全資收購了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噴氣機足球俱樂部。
還有請球隊、球星代言的。三雄極光、微鯨均成為英國曼城足球隊的中國區官方贊助商;華為手機請世界足球先生梅西代言,中興旗下的努比亞手機則請另一位足球巨星C羅代言,OPPO則與巴薩隊合作推出訂制版手機。可以說,比歐洲杯還熱的是,中國企業足球營銷的激情。
品牌國際化年輕化
多年前,奧克斯空調請中國足球隊主教練米盧當代言人,一舉成為空調業的黑馬。與以往相比,國內這新一輪的足球營銷的熱潮,更顯國際化,順應品牌國際化、年輕化的需求。
如何避免“熱后即冷”?
在營銷創新聯盟的執行主席段傳敏看來,中國足球市場正在不斷升溫,借知名的足球賽事、球隊、球員來營銷,能起到“吸睛”、“引流”的效果。所以,這一股足球營銷熱潮的背后,首先是對流量、用戶的爭奪,這種爭奪從線上、線下、手機端,到人群聚焦的地方。
“其次,體育文化代表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對70、80、90后都很有吸引力,所以足球營銷能夠吸引年輕一代,有利于品牌年輕化,樹立進取、拼搏的形象。”段傳敏說。
段傳敏認為,海信的國際化還沒完全展開,這次贊助歐洲杯,更多是起到作用于國內市場的效果,投入產出比還需進一步觀察。如果只是足球營銷,沒有相關的產品、市場拓展措施匹配,將會浪費資源。所以贊助之后,業務、產品必須跟進。
足球營銷有多種形式,要如何選擇呢?段傳敏認為,控股球隊是投資行為,具體要考慮營銷資源與自身業務的協同性。而贊助國際賽事、請明星做代言的案例增加,說明中國企業已經成為全球的金主,越來越多地在國際舞臺上,高價獲得世界性資源。“如果市場只局限于中國市場、新興國家市場,這樣的投入還是太昂貴,可能會出現營銷不精細的問題。”
因此,段傳敏提醒說,選用國際資源,中國企業還是要精打細算,不能有錢就往海外撒。許多公司在國外豪擲,但對國內媒體、創意公司卻投入資源不足。另外,“如何創造高價值的品牌,是中國企業的迫切需求,否則只能賣低價產品。因此,除了借足球營銷打響品牌,渠道深耕、技術變革、創新產品等一定要匹配。如果不匹配,很容易熱潮過后,就冷下去。”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