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實際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最新快速成型裝置。它與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機內裝有液體或粉末等“打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
相對于百科關于3D打印的定義來講,筆者更加認同《羅輯思維》的羅胖子對于3D打印的定義,他講“3D打印是通過互聯網和一系列現代化的材料技術、制造技術構建的人的最后一道跨越天線的橋梁,把人、把信息、把財富和實體世界的物聯系起來的方式”。
目前3D打印技術有七種基本類型,分別為:材料熔融擠出FDM、粘合劑噴射3DP,材料微滴噴射、粉材平鋪融化、直接能量沉積LENS、薄材疊加LOM、光敏樹脂平鋪SLA。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到現在的30年里,3D打印從開始運用于汽車和航天等制造業,到近幾年應用于醫療行業,再到珠寶、建筑、教育,甚至是我們的大件家居領域都有涉及這個比較前衛的技術。
科技發達的今天,3D打印技術也開始融入家居制造領域,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還是《工業4.0》,對3D打印都投入了無與倫比的關注。
3D打印坐具
去年以來,3D打印技術的沙發、燈具、飾品也開始層出不窮,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創客展示集會“制匯節”上,一家初創公司Drawn就展示出了他們自己研制的家居3D打印機和一些色彩獨特的家居。2016年5月17日,南康家居城展示廳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一套實用家具模型,當然還有很多案例,這一系列的動作都顛覆人們對傳統家居產品的印象。
可見,3D打印技術運用于家居制造業是有前景與期待的。那么對于家居制造業而言,3D打印有哪些優勢與劣勢呢?
當下,家居市場的主力消費正是80、90后,而這一代人追求個性、前衛、時尚,他們對新創意以及含有科技元素的事物總是很喜歡,家居用品也不例外。如果國內市場有家居企業運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家居用品,肯定也會受80、90后的推崇和喜愛。
從國外公司展示的3D打印家居來看,表面層的品質非常均勻,紋路美觀,設計感強。很容易給人視覺上的沖擊感,從而使家居增加室內的生動性。筆者不禁想到了國內一些家居企業的彎曲木技術,它的紋路也十分美觀,設計感、立體感極強。相對于彎曲木而言,筆者認為3D打印家居將來是可以代替彎曲木技術的。
作為一項新技術,3D打印在家居材料和工藝上有了創新的探索,但是該3D打印所采用的材料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其環保性等各項指標是否符合標準,還有待檢測和認證。另外,由于3D打印家居還沒量產,價格也比較貴,因此3D打印的家居目前并不能成為大眾消費產品。
結語:
如果沒有看到實物,確實很難想像家居能被打印出來。但與一切新生事物一樣,3D打印家具的誕生伴隨著光環的同時也遭到了不少質疑的聲音。
未來,只有將3D打印技術的個性化、復雜化、高難度的特點與傳統制造業的規模化、批量化、精細化相結合,與制造技術、信息技術、材料技術相結合,才能不斷推動3D打印技術在家居制造業的創新發展。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