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鐘聲已經敲響,想必有不少涂料企業暗自慶幸,能在2015年的低迷市場中“活”下來,感覺真好!2015年道路坎坷,涂企們一路披荊斬棘,好不容易熬過上一年,又得小心翼翼對付下一年,因為市場依舊嚴峻,誰也不敢放松警惕。面對2016年的種種挑戰,涂料企業們既擔心,卻又滿懷著期待,希望能在今年取得更好的戰績。
那么,在當前形勢下,涂料市場如何?會面臨著怎樣的挑戰和機遇?以建筑涂料為主營業務的涂料企業的發展道路又在何方呢?
挑戰:化解房地產庫存道路漫漫
2015年,“降準降息”等國家政策頻頻出臺,刺激了一部分的購房欲望,加上其他“促銷費、去庫存”等相關政策的扶持,房地產市場有所回暖。但因全國各地庫存量依然龐大,房地產“去庫存”將成為2016年的政策基調。
本來以為,既然“去庫存”已經上升到“國家任務”的高度,房地產商為盡快將手中的樓盤推出去,會適當降低房價,吸引消費者購買。沒想到,最近新聞頻出,多地房地產商均表示:降價基本沒有什么可能。而上海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15-2016年度全國房地產市場報告》亦表示:預計2016年全國商品房成交均價繼續上升,全年增幅為7%左右;2016年土地平均購置價格增幅將進一步擴大,全年增長10%左右。
房價居高不下,消費者購房欲望被打擊,涂料行業市場也會間接受到影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770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繼續呈回落走勢。而截至2015年11月,商品房待售面積近7億平方米,創歷史新高,房地產庫存形勢嚴峻。
面對如此大的庫存量,行業內相關人士表示:2016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很可能繼續下行,緩解高庫存可能需要兩年以上。在這種形勢下,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下游行業,以建筑涂料為主營業務的涂料企業,在2016年的行進道路上,想必又是艱難的。
機遇:舊房重涂市場潛力依然還在
不可否認,房地產“產能過剩”已經成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但是建筑涂料市場并不是毫無前景可言,依然有突破的可能。目前看來最能拉動建筑涂料產量增長的,想必是“去庫存”和“全面二孩”兩項國家政策。但是,其實大家也很清楚,不管是“去庫存”還是“全面二孩”,對建筑涂料行業的影響在短期內都不會取得顯著的成效。
在這種情況下,涂料企業另辟蹊徑,尋找出路才是王道。筆者認為,“開辟重涂市場”、“開拓三四線城市市場”和“走出去”都是涂料企業實現銷售奇跡的主要途徑。
近年來,國家逐漸加大保障房建設和舊房改造力度,盡管已經對部分舊房進行改造、重涂,但還有大量住宅依然存在問題,需要進行重涂,這為涂料行業發展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
據了解,我國的既有建筑總面積已超過500億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積不下200億平方米。一般來講,普通住房的重涂周期為8—10年。原因在于,房子在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打和酸雨的腐蝕之后,外表變得不再光鮮亮麗,甚至有些存在透寒、漏水、涂料脫落等問題。這時,業主需要對房屋進行重涂,這意味著,舊房重涂市場潛力依然不容小覷。
前景:2016年中國建筑涂料市場嚴峻
建筑涂料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今在“房地投資增速放緩”、“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和“重涂市場客觀”等多重因素的夾擊下,恐怕很難有人能下結論:建筑涂料市場究竟是好是壞。本來筆者想按照往年建筑涂料市場的發展趨勢做一個大膽的猜測,但思前想后,也只能用“市場嚴峻”這四個字來形容2016年的涂料市場。
2015年我國涂料總產量達1710.82萬噸,相比2014年中國涂料總產量的1648.188萬噸,產量增長3.8%,銷售額增長7.1%,利潤增長10.9%。2014年,我國建筑涂料達到500萬噸,相比2004年足足增長了5倍。然而,受上游房地產的影響,中國建筑涂料行業首次在多年高速增長后悄然減速。
如今雖有國家各種政策的扶持,卻也很難在短期內取得顯著的成果。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筆者認為,涂料企業要適當引進技術進行產品創新,以滿足消費者更多的需求。
在功能上,涂料企業可研發具有保溫、凈霾、除醛和阻燃等具有特殊功能的涂料。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及用戶對安全、綠色、環保理念的不斷增強,大力研發環境友好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性能的建筑涂料產品已成趨勢,高功能性產品已展現出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在美觀上,涂料企業可多開發創意的藝術涂料,令涂料產品更加個性化和時尚化。如今80后、90后當道,成為消費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其他年齡階段的消費群體,80后、90后思維顯得更為個性化。全球涂料網了解到他們對涂料產品各方面性能都有著更多更新的要求,對其所附加的文化含義、審美趣味也同樣格外在意。
因此,為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涂料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周到的同時,還應考慮開發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涂料產品,這樣才有可能在眾多涂料產品種類中脫穎而出,成為消費者青睞的對象。
總結:2016年前進道路依舊不平坦,建筑涂料企業要做好心理準備繼續迎難而上。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