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能家居這一概念剛提出來的時候,大家對這一新的詞匯充滿了幻想,想象著擁有全套智能家居系統將會是什么樣的場景:早晨的第一縷陽光隨著自動窗簾的緩緩拉開,開啟了新一天的美好生活;空調打開自動調到合適的溫度,電飯鍋開始煲飯和湯,電視機自動打開到新聞頻道或是CD機開始播放您喜愛的音樂;等到洗漱完畢,早餐也自動做好了。出門時,在智能終端按一下按鈕,所有正開啟的燈光和背景音樂自動關閉,風扇和空調等家用電器進入待機狀態或斷電關閉,客廳窗簾緩緩關閉,安防功能也可以一并聯動激活。
而當緊張繁忙的一天快結束之時,踏上回家的路程,再用手機一按,這時家里的電器有條不紊地開始工作:家里的空調又開了;浴室里已經浴缸的水已經準備好;廚房里電飯鍋、微波爐則開始蒸飯、烹調菜肴,電茶壺加熱水,準備為你沏上香噴噴的綠茶……
這是想象中的夢幻生活,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美好的畫卷,房子似乎有了“靈魂”。而之所以讓房子有了“靈魂”,得益于智能家居集成化系統,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系統、控制系統、安防系統以及窗簾系統共同融合成了房子的靈魂。如果我們將房屋的硬件裝修比作房子的外在,則智能家居就好比房子的內在“靈魂”。當房子像人一般擁有了自己的“靈魂”,充滿詩意生活不再是幻想。
但如今,雖然“智能家居”的概念被炒得火熱,真正能做到“智能”的企業卻寥寥可數。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智能家居必定是家居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但如今卻仍然裹足不前,人們不禁疑惑:智能家居的春天在哪里?應該走向何方?需要邁過哪些坎……
一、智能家居尚未切入用戶需求
智能家居在我國發展近十年,總體而言,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智能家居雖蘊藏巨大的市場,但由于沒有完整的產業標準,沒有真正切入用戶需求,仍發展緩慢。
目前智能家居市場銷售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上海占全國30%的市場份額,廣東占14%,北京、山東以及浙江等沿海城市是全國智能家居消費主要市場。中部和西部省份在主要的省會城市及大中城市有局部的市場應用。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突出存在的問題依然明顯。
智能家居產品區別于傳統的家庭配電和弱電,在設計、集成、施工都不同,真正能融合智能家居各方利益的統一標準尚不確定,且用戶價值不清晰,沒有公司從客戶的真正完整需求去規劃。智能化應該是整體的,需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去做,點狀創新往往不能持久。
智能家居市場由于初期進入門檻低,大量企業加入,目前發展看似步入正軌發展,實則很多企業力不從心,在銷售和市場之間疲于奔波,市場處于不熱不火的狀態。專家稱,在主流的城市人群中,對傳統智能家居的印象仍停留在昂貴、奢侈,不實用,穩定性差,用戶體驗差,操作復雜的層面。
雖然存在突出問題,智能家居依然存在巨大的市場。據國際專家預測,全球平均每年該領域的市場約500億美元,國內目前每年有近10億美元的市場,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及發達的東部地區大中城市。
“目前智能家居應以前端用戶為目標客戶,如果面向終端客戶,必然走傳統的零售渠道,可能面臨代理商產品積壓問題。且對于公司,至少在一個公司戰略周期(3~5年)內,智能家居不會有爆發性增長,若把這個方向作為公司戰略方向,宛若燒錢。但是如果定位到家居的某個細分領域,并結合客戶需求做產品,有很大市場。”
二、智能家居行業四大硬傷
對于智能家居廠家而言,在開拓市場、推廣產品的過程中,面臨的阻礙因素有很多,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產品造價方面:目前各類智能家居產品價格不菲,往往一整套配置下來少則幾千,多則上萬,但實際上與業主家裝時動輒幾萬、幾十萬的投入相比,這類智能家居產品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這需要加強對終端用戶的消費觀念引導,對廠商而言,進一步降低產品的成本是關鍵所在。
2、系統功能方面:系統操作復雜操作,缺乏人性化,產品穩定性低等問題,都影響著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廠商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產品技術水平,解決成本、性能和操作等問題,用性能穩定可靠的產品贏得市場,相信一旦成本和技術等門檻消除,整個智能家居市場將會出現非常龐大的市場需求。
3、標準協議方面:目前各廠商按照不同的接口標準與協議生產設備,造成不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困難。整個智能家居功能雖然強大,但各系統之間沒有一個標準的、統一的通訊協議,各廠商各自獨立運作,缺乏協調性。隨著今年《家用及建筑物用電子系統通用技術要求》的頒布,雖然沒有強制性,但是作為智能家居行業標準統一方面的探索嘗試,將推動行業向規范、統一的方向發展。
4、售后服務方面:對廠商和用戶而言,產品的售后服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由于規模所限,目前相關的智能家居配套廠商還未形成系統的維護體系,一旦廠商所售出的產品出現問題,售后維護能否及時是個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