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宜華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和銷售實木地板、實木復合地板和實木家具等木制品的大型股份制企業,公司注冊資本11.5億元,總資產60億元,是中國境內最大、最優秀的地板、家具生產銷售企業之一。2008年12月30日,在由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舉辦的“2008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年度大獎”評選活動中,宜華實木地板憑借良好的品牌行業領先性和品牌公眾認知度,榮獲“2008年度中國市場最具競爭力品牌”大獎。
公司在海外35個國家和地區商標注冊成功,以自有品牌出口和銷售,產品暢銷美洲、澳大利亞和歐洲等國家,在美國各州的經銷網點達1000多個。2004年8月24日,“宜華木業”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成為汕頭民企第一股,也是國內木地板行業第一股,樹立了民營企業借助資本市場進行發展擴張的成功范例。
在國內市場,公司采取特許經營和區域總經銷的模式,在5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宜華”木地板專賣店300余家,在國內各大中城市設立國內家具專賣店近百家,并在多個城市設立宜華家居體驗館,把公司在國外的營銷理念帶回國內,推行“五位一體”一站式營銷模式,引領行業發展的新潮流。
在發展過程中,公司關注行業發展的情況,積極參與行業協會的發起和設立,主動參加行業協會的各項活動。公司加入了國際木地板協會和世界木材組織,是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地板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和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是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屬下機構的成員企業。由于公司積極促進行業的規范,及時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并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對行業的發展作用舉足輕重。
2004年底,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木制臥室家具進行反傾銷終裁,宜華木業積極應訴,并協助其它中國家具企業與美國政府反傾銷調查展開周旋,最后贏得美國對木制臥房家具的反傾銷訴訟,為中國打贏WTO框架下的貿易壁壘戰爭提供了成功的借鑒。2007年9月,宜華在美國設立分公司,建造倉儲基地,擁有辦公及倉儲面積達45萬平方英尺,成為當地最大的實木家具和實木地板配送中心,也是中國企業在美國洛杉磯地區最大的投資項目。
2004年,宜華木業在原有的生產基礎上投資興建“宜華木業城”, 聘請德國專家規劃設計,主要設備從歐洲、臺灣引進,原材料進入車間后,從取材工序至成品包裝全部生產過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成品均采用不落地生產方式,實現無叉車作業,生產流程高度自動化。“宜華木業城”規劃占地1258畝,用于家具生產,總投資為16億元人民幣,分二期施工建設。首期工程403畝已經完成并全面投產,產能的釋放為企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宜華木業城”建成后,可容納員工達15000人,年可創產值100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單體木業加工基地之一。
公司在廣東省大埔縣種植10萬畝速生豐產林,在江西遂川、南美洲蘇里南、東南亞緬甸、老撾、印尼和非洲國家建立多個原材料供應基地,實現對木材資源的循環利用,既有效地促進環境保護,又保障了生產所需原材料的正常供給。
公益事業
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宜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支持公益事業,積極回饋社會,歷年累計捐獻善款超過1.5億元人民幣。宜華熱心支持地方福利事業、扶危濟困、資助辦學、資助支持文化事業;為地方招商引資活動出資贊助舉辦《同一首歌》大型歌會“走進汕頭,相約宜華”;捐資建設澄海區實驗小學、澄海區蓮陽中學、槐東中心小學、平遠仁居鎮宜華城南希望小學;出資資助省市光彩事業,捐款汕頭市潮汕星河獎基金;在汕頭市統戰部設立“汕頭市貧困家庭大學生助學金”、在市團委設立“宜華愛心助學基金”、在市總工會設立“資助貧困大學生助學基金”、在澄海區蓮下鎮設立“幫扶貧困學生助學基金”、在澄海區蓮東中學設立“宜華獎學金”;在“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后迅速反應, 專項捐款400多萬元;在汕頭大學設立“宜華四川新生獎學金”,專項扶助四川災區學生;先后吸收經濟落后省份人員就業3000多人、安置本地下崗再就業人員2000人、退伍軍人300多人等舉措,盡職盡責履行大企業的社會責職。多年來宜華逐步成長為年產值超過15億元的國家一級建筑企業的品牌企業。宜華人致富不忘回饋社會,用于慈善的捐款總額超過4000萬元,他們用行動唱出了一曲曲愛的贊歌。
未來發展
作為汕頭本土成長起來的大企業,劉紹喜董事長認為:“潮汕本土照樣可以成就大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本土企業責無旁貸”。展望未來,劉紹喜志沖云宵:“我們要做平安宜華、和諧宜華、快樂宜華!”平安,是企業規范管理規范運作,合法合規;和諧,是員工與企業的和諧,企業與社會的和諧;快樂,是穩健成長與和諧的最大交融結合!
公司未來五年的發展戰略,將以二個控股公司為基礎,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實現公司核心競爭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奉行人才第一、團隊第一、環境第一、素質第一、工資第一、服務第一六個第一的經營理念,以效益為中心,人才為支撐,穩健經營,實現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穩定增長;以社會責任為前提,以產品經營為導向,以資本運作為輔助,走內涵式發展和外延式發展相結合的道路,實現公司快速發展與履行社會職責的雙重效益的同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