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修訂草案)》經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此次《廣告法》修改是在現行法的基礎上,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一是加大對虛假廣告的打擊力度。這次修法,總結了實踐經驗,以定義加列舉的形式對虛假廣告的具體情形進行了界定,同時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加大懲處力度。
二是針對實踐中比較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有針對性地作出規范。針對保健食品廣告中的突出問題,增加關于保健食品準則的規定,保健食品禁止代言,禁止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針對實踐中廣播電臺、電視臺等變相發布廣告的問題,明確要求大眾傳播媒介發布廣告應當顯著標明“廣告”,與其他非廣告信息相區別,并加重了變相發布廣告的法律責任;針對當前突出的問題,增加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音像出版單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藥品、醫療器械、醫療、保健食品廣告,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針對實踐中垃圾信息泛濫的情形,增加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當事人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發送廣告,也不得以電子信息方式向其發送廣告,并明確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是強化公眾參與,加強社會監督。發揮社會公眾在查處違法廣告中的作用,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投訴、舉報違反本法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受理投訴、舉報的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接到投訴、舉報的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并告知投訴、舉報人。同時,發揮社會監督的力量,規定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對發布虛假廣告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
修訂后的新《廣告法》主要有十大亮點:
一是充實和細化廣告內容準則。修訂完善或新增保健食品、藥品、醫療、醫療器械、教育培訓、招商投資、房地產、農作物種子等廣告的準則。
二是明確虛假廣告的定義和典型形態。新《廣告法》堅持問題導向,立足解決我國廣告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著重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虛假違法廣告治理問題,明確規定廣告內容虛假及內容引人誤解均屬于虛假廣告,同時列明構成虛假廣告的具體情形,加大對虛假違法廣告的懲治力度。
三是新增廣告代言人的法律義務和責任的規定,明確規定廣告代言人不得為虛假廣告代言,不得為未使用過的商品服務代言。
四是嚴控煙草廣告發布。禁止煙草廣告有利于遏制煙草消費,維護人民身體健康,根據我國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需要,此次修法進一步規定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同時明確禁止利用其它商品廣告變相發布煙草廣告。
五是新增關于未成年人廣告管理的規定。新《廣告法》中新增規定,如不得利用十周歲以下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開展廣告活動,不得利用中小學生和幼兒的教材、教輔材料等發布或者變相發布廣告;在針對未成年人的大眾傳播媒介上不得發布醫療、藥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酒類、美容廣告,以及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游戲廣告。
六是新增關于互聯網廣告的規定。為了規范互聯網廣告的發布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新法明確規定互聯網廣告活動也必須遵守廣告法的各項規定。針對廣告擾民問題,新法規定未經當事人同意或請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發送廣告,也不得以電子信息方式發送廣告。彈出廣告應當確保一鍵關閉。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利用其平臺發布違法廣告的,應當予以制止。
七是強化了對大眾傳播媒介廣告發布行為的監管力度。廣播、電視、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是廣告發布的重要渠道,新法對其廣告發布活動進一步加強了管理,如新增規定電臺、電視臺發布廣告應當遵守有關時長、方式的規定。大眾傳播媒介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藥類廣告。廣播、電視、報刊發布違法廣告的,該媒體的主管人員與直接責任人員將受到處分。
八是增加公益廣告,擴大廣告法調整范圍。原《廣告法》僅規范商業廣告沒有涉及公益廣告。但在現階段,與商業廣告相比,我國公益廣告的管理、激勵措施不健全、公益廣告的選題質量、制作水平不高,廣告主與廣告媒體發布公益廣告的意識有待提升,這些突出問題制約了公益廣告的進一步發展。為此,新《廣告法》增加規定國家鼓勵、支持開展公益廣告宣傳活動,大眾傳播媒介有義務發布公益廣告。
九是明確和強化工商機關及有關部門對廣告市場監管的職責職權,明確以工商機關為主、各部門分工配合的管理體制,提高行政執法效能。
十是提高法律責任的震懾力。按照過罰相當原則,新法區分違法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和具體情節,對嚴重的廣告違法行為,如發布虛假廣告、利用廣告推銷禁止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等,設定了較重的法律責任。增加了行政處罰種類,加大打擊力度。包括:增加了資格罰,對情節嚴重的廣告違法行為增加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的處罰;增加了信用懲戒,規定有關違法行為信息要記入信用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