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在資本的拉動下,互聯網家裝如噴井之勢,集中涌現:
2月2日,愛空間對外公布獲得小米公司的6000萬人民幣融資;
緊接著,2月28日,齊家網宣布獲得總額1.6億美金的D輪融資;
隨后,3月12日,土巴兔通告完成由58同城、紅杉資本、經緯創投等機構共同投資的2億美金融資;
一時間,家裝行業“沸騰”了起來。
家居行業的未來之路
在房地產不景氣,整體經濟放緩的市場環境下,資本的注入,看似給了詬病諸多的傳統家裝領域帶來一劑猛藥,新型的互聯網家裝帶來了便宜、快速的家裝方案,以及平臺、垂直家裝等新鮮元素,深入骨髓地革新傳統家裝行業,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氣象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平臺被整合、越來越多的渠道被打通,無法適應市場變化的中小家裝企業被逼出市場。
而資本“重投”過后,跟家裝相關的其他產業也開始望向這個4萬億的家裝市場,既然,小米、58同城等都不惜資金投入家裝市場,背后也表示家裝市場容量巨大,如果能夠找到切口進入家裝市場,并跟互聯網家裝企業搭上合作,就算不能“甩開膀子大干一場”,也能借勢撈點金,畢竟如今的市場“實在難做”。
這其中便包括家居行業。
家居行業現況如何?
傳統家居行業的金九銀十,已經過去,在一年中的豐收季節過后,家居人現在情況如何?據走訪市場時,反饋的情況看,不容樂觀。
有部分做實木家居的工廠,開始縮身,至于產品,從全實木改為板木結合,大款型改為小款,產品成本必須下降50%,以此壓縮自身,修煉內功,渡過嚴冬;
還有部分家居工廠,自顧不暇,全方面減少了對經銷商的支持力度,及中斷了與大批貼牌工廠和代工廠的合作,一大批工廠和經銷商面臨倒閉;
而做板木兒童家居的工廠,不得不轉向做實木兒童系列,以此對抗線上兒童板木家居的沖擊;
甚至上游做家居木材的供應商也在調整產品,提高競爭力,從原來的提供原木材,改為制造半成品家居,當提供給家居工廠時,工廠只需改改尺寸,便可組裝成成品家居;
家居行業越來越不好做,行業進入洗牌期,當倒閉一個工廠時,后面跟隨的是工廠全國幾百個店面的停業,大批量的尾貨稀釋著原本供過于求的市場,有家居人表示,目前行業內的尾貨處理至少稀釋了30%的市場,讓原本不景氣的市場更顯低迷。
跟家居業的寒冷相反的卻是家裝業的火熱。大批的資本在今年進入家裝市場,土巴兔、齊家網等得到資本注入后,呈現生機勃勃之景象。于是,家具人也開始思考,家裝熱了,家居的機會在哪?
家裝熱了,家居的機會在哪?
兩條渠道,搭上“家裝熱”這趟車
從目前家居企業與家裝的合作情況看,主要有兩條渠道,可以在“家裝熱”的風潮中,給家居帶來一絲希望。
一、通過設計師牽線,多一條銷售渠道
家居人要想跟家裝攀上關系,少不了跟設計師合作。現在個性化設計逐漸成為潮流,數量劇增的消費者依賴設計師進行家居裝修和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必然需要加入家居完成整體家居配套。像土巴兔這樣的平臺,有85萬室內設計師,如果能與設計師合作,在設計師設計的同時搭配家居銷售,必然可以帶動家居銷量的上升,相當于通過設計師賣貨。
這種模式在2013年左右,部分工廠和經銷商都有嘗試,不過,合作情況卻相當棘手。設計師雖然可以推薦家居,但卻要求極高的利潤分成,有些甚至高達45%,試想刨去成本,再分45%給設計師,家居人相當于白費功夫。再者設計師更喜歡設計感強的產品,很多工廠大規模生產的產品都太過同質化,很多設計師看不上,想要和設計師合作并沒有想象中容易。
二、給平臺供貨,增加線上銷量
除了跟設計師合作外,像齊家網、土巴兔等O2O家裝平臺,不僅有家居設計,同時還提供家居網上銷售。對于部分做電商的家居企業來說,還可以進入齊家網、土巴兔等平臺,多一條網上銷售的渠道。
但是要入駐平臺,行有行規,家有家法。像天貓等平臺,商家每月必須給平臺一定數額的廣告宣傳費,否則便沒有流量,齊家網、土巴兔等平臺也必然有自身平臺門檻。
再者,在齊家網、土巴兔等平臺銷售,跟現實中的工廠做插貨,并無兩樣,靠這個渠道無法代替行業粗狂渠道模式的銷售“痛點”,實現大規模的銷售,入駐平臺,不痛不癢,成效甚微。
不管如何,互聯網家裝在年初的確火了一把,但這股熱潮到了年底確是冷得可怕,融資不再出現,家裝整個市場大起大落、跌宕起伏。
有行業人表示,對于這陣風,應該保持冷靜態度。從前幾年的電商、O2O、互聯網+到如今的互聯網家裝,都不過是浮躁的市場中刮起的一陣“妖風”,互聯網家裝火熱的背后,是在風口中,飛起來的同時,無法平穩落地,線上線下無法打通,大部分互聯網家裝平臺的快速發展靠的是低價營銷,犧牲品質的基礎上,這種創新無法長久。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家裝熱”也必將在明年被新一輪的風口所代替,就如兩年前的O2O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