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針對地板行業的質量抽檢總會出現一些“黑榜”,甚至有部分品牌次次都榜上有名。從過往的抽檢結果來看,地板企業的不合格指標涉及甲醛超標、拼裝離縫、靜曲強度、表面耐磨、標志或包裝標識等多個方面,問題可謂多而雜。除了地板企業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之外,行業中的抄襲亂象也是一大致“病”成因。
地板行業抽檢問題多
從企業被曝出的問題可以看出,一方面是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在產品的研發制造和生產中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生產;但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整個行業發展中的問題:國家標準的缺失、檢測認證體系不完善、市場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當然,也不排除部分地板品牌缺乏自主專利,盲目抄襲所致。
購買地板,除了是對樣式、材質的喜愛,也是對品牌內涵和制作工藝的認可,更多的是對安心與健康的向往。山寨品勢必為了追求利益以次充好,極可能帶來甲醛超標等安全隱患,在質量上也無法達到相關標準,一旦出現問題,根本沒有售后保障。正品出手對仿冒者進行還擊,其實并不在于給某幾件產品正名,更深層的用意在于,讓更多人意識到,地板行業應該對專利權的保護有更深刻的認識,開發專利、自主設計才是良性競爭的王道。
知識產權法院助維權
從前,面臨侵權問題時,由于流程繁復冗雜、投入時間和金錢太多,被抄襲的品牌往往選擇“放棄”。而如今,隨著知識產權法院的成立,對于被侵權企業而言,猶如抓住了救命稻草。相關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使地板企業的維權之路有望平坦不少。
知識產權法院成立的目的,除了在現有的知識產權法律框架之內,從程序上在財產保全、證據保全、行為保全等方面采取更加堅決和有力的措施,使知識產權的保護從程序源頭體現出來以外,更是真正把對知識產權的注重放在“陽光”下??偠灾?,知識產權法院的成立,不僅說明了國家對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視,也為地板企業的維權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徑。消費者裝修買家居如何規避行業陷阱
編輯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