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某消費者在某門窗論壇上投訴在某電商平臺上購買的木門是山寨品。該帖子一出,一時之間不少消費者回帖訴說自己被山寨過的經歷。
歸其原因,還在于當前大量電商渠道的存在,為劣質木門產品提供了長期盈利和謀利的溫床。從某種角度來看,不少“山寨”木門廠商拿電商渠道當聚寶盆,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如此眾多的“品質無保障、服務無認同”木門產品,充斥電商渠道,帶給用戶諸多不好的消費體驗同時,也帶來大量守法經營的木門廠商“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但是,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合法經營的木門廠商,面對這一問題卻始終無法破解。
一、目前木門行業困惑
那么面對當前“山寨木門”的市場困局,到底有哪些弊端和問題有待破解?對于這一問題的思考,個人感覺應該從兩方面來入手。
一方面,相關政策執法部門應加大對電商渠道的監管,迫使其通過內部的重視及研究形成一套電商準入門檻標準。同時對現有的已進入電商渠道的木門產品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排查。
大量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劣質低價的木門商家應先被淘汰出電商平臺,質量改善達標后再允許進入;或者不退出電商平臺也可以,但必須質量改善達標后才能再次售賣產品了。如未按規定私自售賣質量未達標產品,一旦查出,給予嚴格處罰,并取消其資格不能再售賣。
同時對于符合質量要求的木門商家,不但要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還要對其產品進行大力的宣傳推廣。從而在這一波大范圍的整頓下,使木門產品在消費者面前樹立一個全新的形象。這就叫“除劣扶優”,推出一大批優質優價的木門品牌。
二、木門電商后期服務
關于木門行業電商化,最主要的是安裝和維護。一方面,對于質量有保證,但木門產品維修難的問題,又如何解決呢?實際上,當前不少木門企業的售后服務問題已經非常突出。
隨著線上線下融合趨勢日益明顯,電商平臺完全有可能與線下大型商超或全國性的賣渠展開合作,在線下設立木門產品微信服務點。消費者只需要一個電話,工作人員就會上門給予專業地指導和維修服務解決方案。
不可維修的產品如何更換一個新的同類產品,然后消費者結合工作人員意見及自身考慮后進行相關信息的登記輸入即可。剩下的溝通問題、維修問題以及更換問題就由線下網站的工作人員來完成,不需要消費者再費心。這也被理解為“營銷服務化”的試水。
電商之路長漫漫,木門企業應該謹慎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