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板行業中,除了木地板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外,與木地板進行競爭的還包括:地板革、地板磚等低端的產品類型。必須明確一點,并不是只有沒有錢的人才買低端的產品,相當一部分有能力消費木地板的人是因為消費觀念沒有更新,對木地板還有諸多的認知不清,從而造成的對木地板的排斥.這部分人雖然有消費能力,但是卻事實上沒有成為木地板的消費者。
木地板行業對消費者的引導,將對放大木地板行業、提高銷量具有顯著的意義。其目的是形成木地板行業的市場容量的整體提升,蛋糕大了,即便所占有的份額沒有改變,但是收益都將有所提升。也許,消費者放棄選擇木地板品類,很大的原因是在于他記住了木地板的一個劣勢,并在自己的思維過程中,將它放大,直到最終對木地板的放棄。
可以說,在對木地板行業的市場容量擴展的過程中,市場培育的重要作用不是將優勢更加的放大,而是如何讓消費者將木地板的劣勢淡忘,甚至是如何通過對劣勢的特定定義,描述為一種身份、品質和高尚生活元素的象征,從而將木地板的劣勢轉化為消費者樂意接受的優勢。將劣勢轉化為優勢,對于提升木地板行業整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對產品將劣勢轉化為優勢的過程中,借鑒消費心理學中對消費者的描述,從而獲得解決路徑:其實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定義是模糊的,產品只是消費者為了解決某類需求而發生的載體。在更多的情況下,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需求是多重性的,這就意味著在對各種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評估的過程,是消費者進行產品選擇決策的過程。而消費者由于同時所具有多重需求期待被解決,因此,對消費者的引導,能有效的使消費者在對需求解決的過程中,被引導向更傾向于解決自身的某類特定需求上,而不是需求的全部。
這其實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消費者所有的需求是不容易被同時滿足的,但是通過對消費者的心理狀態研究,我們有能力對消費者的部分需求進行滿足,甚至可以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引導,使消費者對解決某類需求的欲望相對強烈。刺激消費者的對需求的部分增加,可以改變消費者對產品功能屬性需求的關注,從而可以使產品的劣勢被消費者淡化,而增強相對的優勢。
編輯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