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消費者的智能家居時代來臨,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隨著Google收購的Nest溫控器在美國市場以249美元的價格獲得消費者青睞引爆智能家居市場,智能家居終于從漫長的探索期迎來了發展初期。根據JuniperResearch的預測,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在2018年將達到710億美元。千家網也預計智能家居近幾年開始邁入快速發展期,2015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03億元,至2018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396億元人民幣。
互聯網巨頭與智能硬件生產商合作,云+端優勢互補
智能設備制造商與平臺提供商的合作可以達到“云+端”優勢互補,實現共贏。對設備商“端”來說,其優勢顯然是智能硬件的生產制造,其短板一方面是缺乏把用戶與設備、用戶與用戶、設備與設備連接起來的物聯網平臺,另一方面是不能通過大數據技術等分析用戶需求,缺乏對市場的準確把握、成熟的商業與營銷模式等。而這些恰恰是“云”端互聯網巨頭的優勢,并且他們的短板也正是智能硬件的生產實現。
智能家居發展的關鍵在于解決用戶痛點
阻礙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瓶頸主要來自四個方面,1)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2)成本高,即消費者會覺得價格太貴;3)功能不實用,消費者需要的并不是一些華而不實的功能,中國市場并沒有出現如Nest一樣解決用戶痛點需求的單品;4)操作復雜。
投資機會分析
我國目前處在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所有的互聯網企業、傳統家居企業、智能硬件制造商等都想爭奪這個巨大的市場,行業發展比較混亂,尚沒有統一的標準,智能單品的發展還未突破瓶頸。從消費者的需求與接受程度來看,最先獲得用戶青睞的一定是輕量級的智能單品,在有解決用戶痛點的智能單品引爆市場后,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能家居平臺將帶動整個行業的飛速發展。從現階段來看,我們認為智能單品爆發可期,而智能硬件的興起會極大的激發對新型智能控制器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們認為“云”+“端”的優勢互補合作有利于智能硬件生產商更加了解用戶需求,從而抓住客戶痛點,從而加速雙方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