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廢舊家居,這在外行人眼里是一個不起眼的生意,在很多業內人眼里,這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生意,根本賺不到錢,但是在一些精明人眼里這是一個隱形金礦,一年凈賺四五十萬元一點都不困難。笨人看家居市場 精人看外延市場老劉,湖北荊州人,做家居回收生意已經十余年了,轉戰多地,始終保持每年凈賺四五十萬元凈利潤。
老劉透露,在很多人眼里廢舊家居回收是一門不賺錢的生意,首先,廢舊家居體積大,搬運困難;其次,很多廢舊家居都是板材制品,回收再利用價值不高。事實上這是一些“笨人”的想法。
廢舊家居市場其實很廣闊,如果只盯著家居市場,確實很難淘金。
他主要盯著三類市場:
辦公家居
很多企事業單位都會淘汰廢舊辦公家居,由于他們當初選材考究,而且為了企業形象,辦公家居只要略微有點破損就會淘汰下來。這類家居一般回收價格不會很高,但是稍微一打磨、修復一下,轉手賣給一些鄉鎮小企業或者一些初創企業,就是只賣原價的三四折,作為回收者還是有很高的利潤可賺,一個老板桌就能賺上幾百元。如果找不到買主,由于他們選取的辦公家居,大多數實木,就是拆分了賣原材料也能賺到錢。
拆遷市場
現在很多城市都在大搞拆遷,而拆遷對象基本都是危房、平房。在外人看來,這些地方都是一些社會底層人居住的地方,不會有什么寶貝,其實錯了!由于這些房子都是解放前或者解放初期建設的,當時人們對于實木關注度并不高,很多家具都是實木做的,有的舊門、舊窗還是紅木的呢。而由于這些人位于社會底層,缺乏集藏知識,給我們這樣的回收者帶來了商機。我們有時晚上就去拆遷的廢墟上尋找這些寶貝。比如有一些老屋上的木質窗花,稍微一加工就能變成身價倍增的藝術品。這塊是自己最為主要的盈利點,每年大約能有二十多萬元的凈利潤。
轉讓商鋪
經濟越不景氣,生意越好。因為生意不景氣就會有人轉讓商鋪,而有人關門就有人開張,這是市場規律。不過也是由于經濟不景氣,他們不愿意花錢購買新的家居,最好是能將同行之前用過的家居打包買過來,省事、省錢。現在餐飲、服裝兩類門店的生意最為好做。
生意暗門不少 掘金至少五年以上
老劉表示,廢舊家居回收這個生意看似很簡單,就是有人扔廢舊家居,你給回收過來,然后再想法賣出去這么簡單,事實上里面的門道很多。
首先,會識木。
現在家居市場魚龍混雜,很多人都偽造實木家居,如果回收者不會識木,回收“流野”(假貨),很有可能就進套,將非實木家居按實木家居收,就賠大發了。反之,將可以賺大錢的紅木家具,當做普通家居出售,也是賠大了。不過要想練就這樣的火眼金睛,沒有個三五年是根本不成的。所以這就引出了這行第二規矩——拜師。
其次,要拜師。
由于這個是需要經驗的,需要和造假者們斗智斗勇,一個白丁進這行要么被騙個底掉兒,要么就像大多數人一樣,只能做家居市場,賠本賺吆喝。所以很多入行者都是要拜師的。像自己入行時就是拜了師傅的,由師傅帶著至少可以少走三年的彎路。
第三,最好有手藝。
所謂的手藝就是木工活,可以將一些廢舊家具打磨、修復,這樣的手藝,絕大多數木匠都會。如果回收者會這樣的手藝,可以賺取更多的利潤,因為很多家居不需要再次轉手,在你手里就能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第四,要有自己的線人隊伍。
線人,這不是警察才有的隊伍嗎?事實上做這行也是要有的,比如哪里要拆遷,哪里有商鋪倒閉,這些信息對于回收廢舊家居的人來說獲取渠道不多,反之回收廢品的則很多,因為人們要搬家,第一反應就是給收廢品的打電話,所以自己就與很多收廢品的都建立了合作關系,只要有活兒,他們就給自己打電話,自己則根據賺取的多少支付“線人費”。事實上,這種模式在全國很多地區都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