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購大軍日趨龐大的背景下,近年來電商備受家具建材行業關注,全友、曲美、林氏、喜臨門等具有品牌知名度的家具企業均已在電子商務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就衣柜行業來看,索菲亞、好萊客、詩尼曼等也紛紛涉足。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當下很少有家具企業把電商當成一個商業模式在運營。在很多企業管理者的心中,電商成為商業模式還不成熟。
衣柜電商發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對于很多人來說,電商更多地只是一種時尚消費。瀏覽網店里形形色色的產品,“畫餅充饑”般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但事實上沒有多少人完全放心通過網上購買衣柜這樣的大件物品。“衣柜和別的商品不一樣,它重在體驗。”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不是光看看照片就能放心購買,何況還牽扯到上門安裝和售后服務。某知名家具品牌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只是將電商作為一個業務來做,并沒有打算做成一個商業模式。”他的言語里透露出一些無奈,但他對電商的發展前景仍然保持樂觀。
無法深入體驗是衣柜電商“不溫不火”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衣柜電商還牽涉到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等問題。有人算了一筆賬,僅安裝人員上門服務就是一大筆成本。“衣柜是大件物品,電商運營的成本較高。”
除了難以使顧客得到體驗和電商運營成本高外,多數企業的衣柜電商道路遲遲無法推進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企業所要開展的電商同傳統渠道中的經銷商之間存在矛盾。陜西省家具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華認為,實體店和電商是有很大區別的,傳統渠道與電商在現實中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電商直接沖擊傳統渠道,有的知名衣柜品牌已經靠傳統渠道做得很好,再去搞電商一來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二來市場價格相對較低,銷量增長也不是一時的事。發展電商業務,最主要的是會損害經銷商、代理商的利益。
衣柜企業發展電商需要“實體+虛擬”
不可否認,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制約,目前,我國衣柜電商的營銷模式還不成熟,但這并不影響衣柜企業對電商的探索,也不能使衣柜電商的腳步停頓。陜西省家具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華表示:“即使在西方先進國家,電商目前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傳統渠道,我們無法苛求國內企業一下子就沖垮傳統營銷模式,電商是一個趨勢、潮流,但得慢慢來。”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正確認識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本質上還是買賣,只是采用了網絡這種形式,能夠迅速聚集大量的潛在消費者。電子商務實質上和傳統渠道是一致的,電商所能引發的與代理商最大沖突是價格體系的保護。如果能實現兩種渠道的優勢互補與利益均分,衣柜企業就能打開新局面。有業內人士指出:“衣柜消費特點決定了衣柜銷售需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線上解決公開、公平、公正的消費訴求,同時需要強大的線下資源作為支撐,包括設計、展示、物流等。”
如此看來,就目前來看,傳統衣柜行業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嫁接成熟的電商平臺,整合價格體系、供應鏈體系、服務體系,并且打造專業的運營團隊,實現線上線下相互融合,探索出一套適合自身的電商運營模式。
編輯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