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激烈的競爭大潮,不少企業想盡辦法滿足日益豐富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對于門窗企業而言,新產品的開發顯得越來越重要,新品市場營銷也成為了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工作,但事實上,不少門窗企業的新品營銷卻沒有像預期一樣獲得成功,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一、新產品不合消費者“胃口”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競爭的加劇,市場上產品的種類已日益豐富,消費者的選擇面也越來越寬廣,產品能否最終被消費者接受的唯一標準就是該產品是否能夠有效的滿足了消費者某一方面獨特的需求!不能夠真正滿足消費者某種需求的產品即使包裝再精美、價格再便宜,最終也終將會被市場所淘汰。同樣,新產品的推出也必須是能夠充分滿足消費者的某種獨特的需求,但實際的過程中,很對企業在新品推出之前并沒有認真的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仔細的分析與研究,沒有靜下心來去真正傾聽消費者的聲音(voice of customer),僅憑企業自己的一個“靈感”或想法就確定了新產品的概念與訴求,產品的概念與訴求沒有經過有效的測試,往往造成企業自己認為很不錯的新產品的概念訴求與消費者內心真正的聲音相距甚遠!
二、盲目抄襲與模仿
此條原因是國內企業最容易出現的新產品開發誤區。很多企業根本沒有市場調研也沒有針對目標消費者的研究,往往是看到市場上什么產品好賣就推出類似的產品。企業推出的所謂新產品與市場上已經成功的同類產品相比,只是在包裝或規格上有所不同,更有甚者就是“赤裸裸”的模仿與抄襲。實際市場營銷中,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大量的民營企業一味模仿照抄國外知名企業的產品類別、包裝,規格等,在實際的產品推廣過程中主要通過打價格戰,低價競爭!所謂的新產品毫無新意可言,自然也很難取得成功。
三、企業品牌意識薄弱
很多企業推出新產品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增加銷量,并沒有將新產品做成品牌的意識或意識不夠強烈。《易經》語:“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制定了一個高的目標,實際只可能達到中等水平,如果制定了一個中等水平的目標,實際只可能達到低等水平!如果企業的新產品目標僅僅是為了增加銷量而已,新產品最后的成功率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四、新產品與原定位出入太大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會給消費者留下一個相對固定的形象,即該企業是做什么的,主要生產哪種類型的產品。出于對消費者需求變化、競爭環境變化以及企業發展現狀的考慮,很多企業開展了多元化或經營方向轉型的戰略,如做電腦的企業多元化開發農產品,賣糖果的企業轉型發展餅干行業,企業推出的新產品與企業原有的產品類別相差甚遠,自然就會大大出乎消費者的意料。由于對企業根深蒂固的印象,目標消費者自然懷疑新產品的“專業程度”,接受程度自然也就打了折扣。
五、沒有深入分析目標消費者行為特征
營銷的本質是為部分人提供服務。具體來說,企業的任何一款產品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都只能滿足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換句話說,不同的產品對應的目標消費者是不同的。不同的消費者表現出了不同的消費特征與消費喜好。但在實際的市場營銷過程中,很多企業推出新產品之前只是對新產品的目標消費者有個大概的描述,大部分的情況是企業僅僅界定了目標消費者的性別與年齡段,對于目標消費者的深度消費特征與消費喜好特點沒有仔細的研究,比如目標消費者一天的生活軌跡是怎樣的?目標消費者的業余愛好是什么?目標消費者一般在何時、何地、為何消費產品?等等。缺乏對目標消費者深度理解下推出的新產品就自然很難真正意義上去打動目標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