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挖井的故事,兩個人挖井取水喝,一人挖了兩米深不見水,就換一個地方重新挖,結果精疲力盡也沒有喝到水,而另一個人則堅持在一處挖,經過不懈努力終于獲得甘泉。這個故事與近幾年來紅木家居行業的某些現狀似乎有點不謀而合。
經濟環境不好,紅木家居企業都在找出路尋水源,有的擴大生產,到處開店,結果卻獲利甚微甚至虧損倒閉;有的則開源節流,集中力量鎖定目標市場,結果雖不是盆滿缽滿,但是在目前的行情下能小有所獲或者生存下來也是一種不錯的發展。故事告訴大家的道理淺顯易懂,但是能把這些道理用于生產實踐中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盡管水源少,甘泉難找,但是紅木家居企業的執著與樂觀仍讓行業內外倍感欣慰。俗話說蠻干不如巧干,紅木家居企業不畏懼市場難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是找到正確的方法,事半功倍更加重要。縱觀全國各地紅木家居企業目前的發展態勢,不少從事紅木家居行業多年的人士經過分析形成共識:立足本土,做好區域市場將是未來紅木家居企業的發展方向。
以深圳家具企業的發展現狀為例,俗話說中國家具看廣東,廣東家具看深圳,深圳素有家具設計之都的稱號,在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品牌的知名度方面,“深圳家具在全國家具板塊中的地位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這些家具企業的幸福感,經營舒適度可能就遠不及某些區域性家具企業了。”某家具行業人士一語中的道出了不少深圳家具企業老板的心聲。
與多位深圳家具企業的老板交談時,他們表示事實的確如此。深圳的家具企業面向全國各地市場,店面鋪的廣,各種費用的增加使得成本攀升,管理難度也增加,再對比一些主要做區域市場的紅木家居企業,盡管去年家具市場哀鴻遍野,虧損倒閉了一批企業,但是這些“守住家門口”主攻本土區域市場的紅木家居企業基本上生存了下來,盈利的也不在少數。
綜合這些優秀的案例以及近幾年來的市場行情,紅木家居行業有條件的企業應該把主要目標市場的渠道沉下去,做精做細區域市場。隨著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消費者個性需求日益增多,沒有必要每一杯羹都去爭。保住自己這部分市場,維持區域市場的銷售份額也是一種發展,未來的發展趨勢也將是市場格局的日漸清晰與穩定。常言道,不謀一隅者不足以謀天下,家具企業應該盡快給自己定好位,也只有把區域市場深耕細作做好了,才有足夠強的后盾與實力繼續開疆辟土。
“世界五百強的企業要進中國市場也不會打全國市場,也就鎖定幾個重要的目標城市,而現在很多國內家具企業別說中國五百強,連廣東五百強或許都算不上,鋪開市場就舉著全國的旗號,經營起來能不辛苦嗎?”在經歷了去年的市場劇變后,廣東家具企業的不少老板似乎也頗有心得。不管對深圳的家具企業來說,還是就全國各地的企業而言,守住本土市場,維護好固有經銷商,做好服務,做精區域市場,能抵抗競爭者的“侵入”其實就算一種發展。
紅木家居行業的特性決定了不管是生產還是開店都不能急于求成,隨著消費需求的多元化,未來紅木家居企業之間不管是產品,還是渠道等其他方面的差異都會越來越大。有理念、走得穩的企業,市場會越做越穩,越做越深,而沒有發展思路的企業將會面臨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