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戀木情節自古就有,從古代起,木就被廣泛運用到房屋的建造中了,從木飾面到木樓梯到木地板,那些不加修飾的木色,獨一無二的木紋,甚至那些天然的疤結,都能滿足我們對自然的渴望和對溫暖的追尋。
有戀木情節的人在圣象也有很多。在拍攝圣象20周年VCR視頻時,康逸總經理助理及技術總監吳守正說道,“木材是有生命的。”說著,他拿起了手邊的木材,繼續說道“應該把他們當做人來看,其實每一塊木材都希望被我們溫柔地對待,我們只有了解它的屬性,掌握它的特性,才能夠利用木材做出更好品質的地板。”
圣象三層實木地板研發中心總經理紀娟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愛木狂人。紀娟對木材有著真正發自內心的熱愛,她日常生活中的娛樂并不多,也不太熱衷于化妝和買衣服。她的時間,除了工作,幾乎都獻給了木頭。
她利用空閑時間已經研究了上萬種木材的各種特性,并進行歸檔。她經常在周末逛逛市場,不是去買衣服,而是去看看古玩市場、手工藝作坊或者建材市場。有一次,她看到一種用綠檀制作的地板,她立即拿出1000元買下1個平方,買回去研究。她的家里,沒有高檔珠寶或香水首飾,但卻有著很多用高檔實木制作而成的案板、菜墩等日用品。
當然,在工廠里才是她品味木頭的真正場所,她會教團隊年輕成員仔細地在顯微鏡下去分辨并欣賞木頭中的組織細胞,“微觀世界其實非常美麗”,她經常這么說道。在辦公室里,她隨手拿起一塊剛剛上過一遍清漆的地板樣品興奮地問身邊的人:“你能看見這木頭表面有一根根豎起的短木纖維毛嗎?仔細看,他們是非常漂亮的!”當紀娟談到木材或面對木材時,她總是非常地投入和激情澎湃。而那句“干脆嫁給圣象吧”的玩笑,其實也表達了一份她對木頭由衷的愛。
說到這,或許你更能明白吳總監說的那句“木材是有生命的,每一塊木材都希望被我們溫柔地對待”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正是因為圣象人對木材的“愛”,對木材的溫柔,也因此更加成就了圣象地板的優秀品質。
圣象會將匠心融入到每一塊地板中,先掌握每塊木頭的屬性,然后在研發過程中經過層層把關,從木材的含水率、穩定性、炭化程度以及地板成品的表面耐磨性、靜曲強度、漆膜硬度等等各項指標進行檢驗,只有都合格以后才會正式推出市場進行量產。
這種“匠心”是一種態度,也是每一塊木材想要得到的溫柔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