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帶來的變革期到來之后,各種各樣的模式興起,各大家居建材品牌或在幾大電商平臺開設旗艦店,或憑借自身多品類產品體系建設一站式購物通道,總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地板行業有一些企業稱的上是家居建材行業中試水電商相對成功的范例,但地板企業在電商運營過程中依然有不少問題需要規避,也需要對既定方向做進一步的探索。
家居建材行業試水電商者甚眾
據不完全統計,家居建材行業的一二線品牌80%以上進駐電商平臺或自建電商渠道。另一個成果是,家居品牌在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的地位越來越高。從2012到2014年連續三年,家居類目均有2~4個品牌擠進TOP交椅,2014年雙11當天,林氏木業總銷售額3.3億元,排名第4;全友家居1.5億元,排名第10位。三年間,還有富安娜、羅萊家紡、顧家家居等多個品牌登上了天貓雙11TOP10的寶座。
“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一方面是無數家居品牌在糾結中紛紛開辟電商渠道,一方面是品牌電商同質化競爭日趨明顯。年輕群體網上購買家具建材的消費習慣不斷蔓延,而網購家具描述不符、色差大、到貨慢、退換貨成本高等問題也逐一暴露,這也是地板電商必須直面的問題所在。
發展電商也需直面一系列問題
“電商”就意味著低價,做電商就意味著要降價?這是電商多年來給世人造成的固有印象。由于價格因素在線上銷售占據的主導地位,起初,很多實體領域的一線家居品牌在網上并不吃香。因此,很多品牌在開辟線上渠道的前期都推出多款網絡專供品,以低價位、中低品質的產品來提升銷量,很多地板企業走的就是這樣的路線。然而,事實證明,這樣的路線未必行得通。
由于種種因素,最早一批觸電家居品牌的電商之路并不順利。2012年3月,曲美家具董事長趙瑞海表示,將關閉網絡品牌“曲妙”,由另一品牌“領悟”代替,他表示新產品線上部分將更著重體驗、溝通和互動,弱化交易功能,引導顧客到線下交易;2012年,高調進軍電商領域的科寶在旗艦店、自有商城運行不到兩年時黯然“離場”;2013年,百強家具天貓旗艦店也悄然關閉。
深度接觸和滿足消費者才是關鍵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實際上,目前家居行業很多企業對于電商的認知還處于初級階段,而目前最受認可的莫過于O2O模式。“電商在家居產業里面,不是渠道而是思維方式。商業的本質是人,誰能通過各種渠道深度接觸消費者,提供極致服務滿足消費者,誰才是O2O時代的最后贏家。”地板企業想要在電商掘金潮中順利分得一杯羹,就必須深入研究大數據、分析顧客需求,了解業主生活習慣,從企業實際出發,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電商發展之路。
編輯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