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選購實木門時,都傾向于“私人定制”。一方面定制家具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家居、辦公空間“量體裁衣”,不會造成空間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定制家具還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要求。私人定制是實木門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實木門標準化缺失的弊端。
一、定制木門尺寸問題
除了質量標準外,實木門對尺寸也有嚴格的要求。然而,不少消費者反映自己購買的家具明明的是A規格尺寸,實際測量卻成了B規格尺寸,其中的誤差讓消費者倍感頭痛。比如消費者選購的實木門卻不能安置在原本計劃好的門口位置,其原因就是賣家出售的實木門存在尺寸偏差。雖然偏差僅僅只有3厘米,但對于小戶型家庭來說,這3厘米卻是個不小的距離。
其實相關行業法規對木門的尺寸的誤差也作出了相應要求,但對于一些作坊式小企業來說,執行這些“標準”實在是多此一舉,盡快獲利才是王道。而市場監管的不利也助長了這些不法企業的囂張氣焰。實木門產業和其他產業一樣,同樣面臨標準問題。不僅僅是標準缺失,更在于標準的落實與執行。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對實木門產業而言,標準就是產業健康發展的生命線。
二、電商化不容小看
今年的“雙十一”,天貓可算是當之無愧的大贏家。天貓“雙十一”銷售額突破馬云預期的900億元,以912.17億元、物流訂單4.67億圓滿收官,創造了歷史上的最高紀錄。
如今“互聯網+”時代已悄然而至,天貓“雙十一”的輝煌戰績更加反映出消費者對網購的濃厚興趣與熱情。因此在《指導意見》中,強化消費基礎設施網絡支撐等內容也被重點提及,也為實木門企業轉型升級指明了一個方向。
其實實木門參與電子商務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但如何參與卻值得深入探討。有的實木門企業認為搭乘上了電子商務的順風車就萬事大吉了,虛假宣傳、質量缺失、售后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實木門產品的市場口碑,對整個行業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有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做“一錘子買賣”,有的企業卻理性地看待電子商務問題。以前喊“產業升級、結構調整”多了,這次卻是強調“消費升級”倒逼產業升級。實木門企業不妨從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電子商務等方面入手,適應消費升級,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編輯201503